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多元育人绘就成长底色 童心筑梦绽放七彩梦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0:03:00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走进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目染“体艺”特质,让人品味教育硕果的芬香。特别是下午第二课堂后,同学们有的在足球场挥洒汗水,有的在空竹场舞出风采,有的在手工坊精心雕琢……学校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载体,从健康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多个维度,不断优化社团课程结构,打造颇具校本特色的“社团课程”体系,让孩子们在多元的“生长沃土”上扎根绽放,全方位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舞台,这是景小践行“五育并举”、赋能“双减”增效、落实省教育厅“2﹒15专项行动”的精彩缩影。

绿茵场上的追风少年:足球特色点燃激情

清晨,景安小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学生们奔跑的身影。作为学校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足球早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独创的“足球操”将运动与艺术结合,成为大课间的亮丽风景。在每年的足球操比赛中,学生们以整齐的动作、昂扬的精神展现团队风采,而班级足球联赛更是点燃了全员参与的热情。

“我们班的足球队名叫‘闪电队’,每学期最期待的就是足球联赛了!”四年级学生吴陈骅兴奋地说。学校通过梯队培养模式,组建了男女足球队,其中男足表现尤为亮眼:在县级青少年足球赛中屡获佳绩,2024年夺得如东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一等奖。足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魄,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教练袁睿老师说:“我们坚持做到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强体、以球兴校,孩子们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饱含着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舞动空竹传承非遗: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空竹,属于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玩具。空竹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如果说足球代表了现代体育精神,那么空竹则是景安小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抖空竹这门古老技艺,如今已成为全校学生课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那五彩空竹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伴随清脆的嗡鸣声,孩子们的笑脸如阳光般灿烂。

抖空竹需要手、眼、腰、腿协调配合,能增强四肢灵活性,同时远近距离切换的视线追踪,有助于缓解用眼疲劳。孩子们从“不会抖”到“玩花样”,需要反复尝试,磨炼耐心和抗挫能力。这一特色的形成离不开符惠敏老师的付出,她将空竹技艺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带领学生从基础动作学起,逐步掌握“金龙绕腿”“蜻蜓点水”等高难度技巧。2024年,学校空竹队在南通市全能类团体项目比赛中获小学组二等奖。更令师生自豪的是,学校获评“非遗空竹传承楷模单位”,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标杆。“抖空竹让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让我玩出了精气神。”三年级学生潘可欣深有体会地说,“每次成功完成新动作,都像穿越了时空和古人对话。”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正是景安小学实施空竹教育的深层目标。

戳戳乐手工坊:指尖艺术绽放创意之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021年,景安小学成立的“戳戳乐手工坊”成为学生们释放创造力的乐园。每周五中午,美术室里总是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或用毛线戳出立体画作,或用纸浆塑造斑斓图案,让天马行空的想象跃然纸上,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尽情释放。

手工坊负责人康雨妍老师介绍,毛线戳画和纸浆画既能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又能培养耐心和审美情趣。学生们的作品题材丰富:有的用纸浆再现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有的以毛线编织出星空宇宙。这些作品不仅在校园艺术节上展出,还被制成文创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看着毛线一点点变成画,我觉得自己像个魔法师!”五年级学生王梓晗举着她的《中国地图》作品自豪地说。

可圈可点的是,戳戳乐手工坊还参与了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东县)现场展演,并被授予了“博物美育实践工作坊”称号。

塑造学生健康身心,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景安小学通过多形式、多载体、多平台的素质教育途径,致力于打造学校体艺特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构筑了以立德树人为终极指向的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金字塔”。校长刘冯表示,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无限可能性,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成就得到展示,托举起一个个多彩的童年梦想。站在新起点,景安小学将持续创新深耕特色教育,让更多学生在兴趣中找到自信,在传承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展现智慧,成为有体魄、有底蕴、有创造力的新时代少年,引导孩子们从活动平台走上成功的“人生舞台”。 (图文/高玉 丛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