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0:08:00
关注>>《清远传》首次专家学者交流活动会
在《清远传》编撰研讨会上,清远市史志学会副会长钟洁华结合自身丰富的编撰经验,从多个角度对《清远传》的撰写提出了具体而深刻的观点。
在他看来,撰写《清远传》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难点:一是如何处理历史文本与现代内容的融合,二是如何构建一个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可读性的叙事框架。
“早期历史的处理尤为关键,因为清远部分县(市、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千年前,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历史脉络融入书中,同时又不显得冗长和晦涩,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他建议可以借鉴“城市建置”的思路,从城市的构建和发展脉络入手,逐步;展开历史叙述,这样可以使历史脉络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在构建叙事框架方面,钟洁华认为《清远传》应该避免与已有的相关著作同质化。“以往的一些作品虽然资料丰富,但可读性不高,多为专题性研究,难以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因此,《清远传》的框架设计应该更加注重故事性和可读性,可以采用类似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清远的历史与文化。”他建议,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现代元素,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使历史与现代相互呼应,增强书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钟洁华还特别提到了节庆文化的重要性。“清远地区尤其是连阳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亮点,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建议在书中对这些节庆活动进行详细描述,突出其特色和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感受到清远的地域文化魅力。”
此外,资料整合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钟洁华看来,虽然现有的资料已经非常丰富,但在编撰过程中仍需要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避免面面俱到。他建议在撰写时可以适当取舍,突出重点,使全书内容更加紧凑和有条理。
最后,钟洁华提出,《清远传》的编撰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体例和定位。他建议在撰写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广州传》《潮州传》等,同时结合清远的实际情况,打造出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广泛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希望《清远传》能够成为一部让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读懂并喜爱的作品,真正成为宣传清远、推广清远的一个窗口。”
相关
“像读故事一样读懂一座城,很期待”|专家学者纵论《清远传》项目
撰文:黄剑琴 陈之瑜
摄影:南方+记者 曾亮超
设计:廖宇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剑琴;曾亮超;陈之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