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4:14:00
最近,在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中,广东省意外 “出圈”,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美食或者美景,而是被冠上了 “痛风大省” 的名号。这一消息着实让人惊讶,大家纷纷好奇,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缘由?
从数据来看,2019 年的统计显示,广东省的高尿酸患病率达到了 30.3%,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的 14%。在广东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痛风发病率为 3%,也就是说,平均每 100 个人当中,就有 1 个痛风患者。走在广东的街头巷尾,或许不经意间,身边就有一位正在与痛风抗争的人。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痛风对广东人如此 “青睐有加”?
痛风为何 “偏爱” 广东
在广东省,痛风的普遍程度超乎想象。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研究人员,对一万多名在广州体检的成年人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令人咋舌,几乎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占比高达 39.1%。再把目光投向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当中,有七个城市的居民高尿酸患病率超过了 20%。哪怕是在经济相对没那么发达的粤东山区,高尿酸的患病率也超过了 10%。
那么,痛风为何紧紧盯上了广东的朋友们呢?在探寻答案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痛风是怎么来的。痛风,本质上是一种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引发的。而尿酸的形成,和嘌呤的代谢息息相关。在尿酸的来源中,大约 20% 来自于食物,剩下 80% 则是由我们身体自身产生的。由此可见,饮食和痛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广东人的三种饮食习惯,就像精准踩中了升高尿酸的 “雷区”。
钟情内脏
在广东,牛杂、猪杂等小吃那可是深受当地人喜爱。你看那街头的小吃摊,热气腾腾的锅里,煮着肚、肠、肝等各种内脏。这些内脏类食物,口感独特,让人欲罢不能。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它们含有较高的嘌呤。想象一下,每吃进一口内脏,就像是往身体里的尿酸 “制造工厂” 输送了一批原料。要是吃太多,体内产生的尿酸自然就会增多,尿酸水平也就容易 “蹭蹭” 往上涨。
海鲜常伴餐桌
广东靠海,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海鲜成为了当地饭桌上的常客。市场里,琳琅满目的海鲜,个个鲜活生猛。广东朋友对海鲜的喜爱,那是深入骨髓。但海鲜有个 “小秘密”,它的嘌呤含量可不低。每次大快朵颐地吃海鲜,就如同给尿酸水平安装了一个 “加速器”,让尿酸快速升高,给痛风埋下了隐患。
热衷煲汤
广东人对煲汤的热爱,那是出了名的。厨房里,砂锅里的肉汤,小火慢炖,香气四溢。尤其是那些熬得浓浓的肉汤,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但这里面也藏着问题,肉汤中的嘌呤含量可不低。以猪肉汤为例,在 8 小时内,每 100 克汤的嘌呤含量会从 20 毫克增加到 150 毫克,煮的时间越长,嘌呤含量越高。所以,广东人爱喝的这些肉汤,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在悄悄给尿酸升高助力。
高尿酸:不止引发痛风
很多人以为,高尿酸的危害仅仅局限于痛风,可实际上,它的 “黑手” 伸向了更多健康领域。
高血压的 “助推器”
研究发现,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每上升 60 单位,得高血压的风险就会提高 15% 到 23%。这是为什么呢?高尿酸血症会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制造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就像血管的 “软化剂”,少了它,血管就会变硬,血压自然就升高了。更糟糕的是,血压长期高,又会反过来影响尿酸的代谢,让尿酸水平更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肾脏健康的 “破坏者”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李胜光主任医师指出,痛风发作时,疼痛难忍,不仅会形成痛风石,损伤关节,更可怕的是,还会伤害肾脏。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长期痛风患者会出现肾脏问题,比如慢性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甚至急性梗阻性肾病。肾脏就像身体的 “净化器”,被高尿酸盯上后,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动脉硬化的 “催化剂”
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会形成结晶,沉积在血管壁上。这就好比水管里的水垢,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多,血管壁就会变厚、变硬,最终导致动脉硬化。血管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各个器官的供血都会受到影响。
糖尿病的 “诱导因素”
高尿酸血症会直接损害胰岛 β 细胞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糖尿病。同时,它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让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男性活力的 “阻碍者”
《男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高尿酸血症的男性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遭受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在某些研究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 76%。高尿酸就像一个 “捣乱分子”,干扰了男性正常的生理功能。
稳定尿酸有妙招
尿酸在体内可产生也可排出,要维持尿酸稳定,其实有不少方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孙小强表示,预防高尿酸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只要牢记 “3 多 1 少”,就能有效控制尿酸水平。
饮食多样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 年版)》给出了建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饮食要多样化、营养均衡。日常饮食中,主食可以选择谷物、红薯等;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必不可少;肉类、鱼类、蛋类和奶制品能提供优质蛋白质;大豆和坚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各类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同时有助于控制尿酸。
多喝水
多喝水能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降低尿酸沉积的风险。建议每天至少喝 2000 毫升以上的水。如果觉得白开水没味道,柠檬水、淡茶、苏打水都是不错的替代品。这些饮品不仅能补充水分,还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中药食疗辅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林昌松教授推荐了土茯苓 、车前子、金钱草、玉米须、薏苡仁这几味中草药。可以用它们煲汤,或者煎汤代水饮用,能帮助降低尿酸水平。这些中药在传统医学中,就有调节尿酸代谢的作用。
少碰果糖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婕医生提醒,常吃果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让尿酸水平容易上升。另外,喝酒也会促使身体产生更多尿酸,而且喝酒后身体产生的乳酸还会和尿酸 “争抢排泄通道”,减少尿酸的排出。所以,要想尿酸稳定,得少喝酒和含糖饮料,果脯蜜饯、用果葡糖浆做的甜食等,也要少吃。
在生活中,尿酸高可不是个小问题,它带来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但只要我们关注日常饮食习惯,多喝水、少吃高嘌呤食物,就能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