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3:00
工作人员分拣鲜花。
9时,昆明市晋宁区现代花卉产业园已是一片繁忙。花农们早早来到产业园内的花田,熟练地剪下一枝枝鲜花,整齐摆好,准备装车转运。
“产业园包含核心区、辐射带动区一期及二期,占地面积超5000亩,实现花卉生产的机械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形成集花卉科技研发、种苗选育、绿色高效种植示范、花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产量达1亿枝,年产值达1.5亿元。”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施延达介绍,育种专区与华为、云南省农科院等单位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引入业内先进的花卉科研团队及种苗培育机构,为花卉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技术转化能力。
高效物流畅通销售之路
每天,经花农采摘的各品类鲜花会被迅速送往产业园内的采后处理冷库。预冷室内,鲜花在2℃至6℃的低温中“沉睡”,以锁住最新鲜的色泽与水分。随后,分拣、捆扎、打包、装箱,动作娴熟的工人与自动化设备默契配合,花卉智能分拣流水线高效运转,打包成箱的鲜花如彩色溪流涌向物流端口。
10时30分,晋宁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迎来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周围村庄的花农们如约而至,满载鲜花的三轮车、小轿车络绎不绝。“以前要么等经销商来收,要么自己拉去外地花卉市场销售,费时费力赚得还少。”小河口村花农吕祖蛟一边向花商介绍自家种植的多头玫瑰,一边感慨。物流中心在宝峰落地使用,给晋宁花农带来新的销售路径,让花农能在“家门口”做生意。
2023年,由晋宁国资投资建设的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及花卉冷链物流基地开始试运营,成为集花卉对手交易、采后处理、保鲜运输、冷链运输、电商企业孵化、联网新模式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晋宁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工作人员陈政奇介绍,试运营以来,这里日均交易量达60万枝,2024年全年交易额突破13581.45万元。
物流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拉动晋宁及周边花卉产区的鲜花交易需求,位于晋宁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内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也应运而生。来自产业园及周边花农的鲜花经采后处理,被统一运至交易中心,进入花卉质检流水线,接受质检员的质检和定级。质检员手持检测仪,对每枝花的茎秆硬度、花瓣完整度进行分级,通过质检的鲜花会被贴上质检标签和专属二维码,送入待拍区等待竞价。
产业升级澎湃现代农业活力
14时,记者步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卖大厅,电子交易大屏上逆时针飞转的红色光标引人注目,拍卖师的声音在巨大的空间内回荡,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着各种鲜花的品种、数量、等级和价格等信息。“这里采用的是降价式拍卖,价格由高到低依次递减,最先按键者中标。”陈政奇告诉记者,平均每天有40万枝鲜花从拍卖大厅“走”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为当地消费者带来属于晋宁鲜花的芬芳花香。
不到24小时,这些来自晋宁的鲜花就将跨越千里现身北京、杭州等地的大街小巷;而在晋宁花卉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内,新一批花苗已悄然抽芽,为下一轮绽放积蓄着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聚焦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持续深入耕耘。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从手工劳作到智能中控,从传统对手交易到电商与拍卖并行,以“一核四中心三园七区”产业布局为抓手,晋宁用一朵“花”的旅程,折射出鲜花经济的全产业链发展,也展现出云南农业现代化的澎湃动力。
2024年,晋宁区年产鲜切花产量达57.4亿枝,花卉农业产值达37亿元,花卉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均位列全省第一,持续保持中国第一鲜切花种植大县地位,全区从事花卉产业的农户达2.2万户5.5万余人,美丽产业真正成为了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云南网记者 舒倩 高吴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