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1:13:00
近日,“红色基因——四校课程思政作品联展”在闽江学院举办。活动由闽江学院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喀什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主办。
4月15日下午,2025年“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走进闽江学院,主流媒体记者来到展厅,在光影斑斓间感受该校“思政+”教育的独特风采。
“原来思政课可以如此鲜活——当画笔遇见信仰,执奋斗之‘笔’,绘就强国有我的‘担当画卷’,青春才会闪光!”前来参观的“00后”大学生冯世通在木刻作品《红色延安》前感慨道。
本届主题活动以“红色基因”为切入点,立足“东南沿海—国际都市—革命圣地—边疆建设”的红色脉络,聚焦不同地域红色文化视野下艺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精选200余件课程思政作品,以作品联展的创新形式探索思政育人新范式。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万辉告诉记者,近年来美术学院“专业+思政”教学改革聚焦“以美启德,铸魂育人”的思政引领力提升,立足专业,突出实践,推动教学改革“走心”更“出新”,逐步形成了“专业特色+思政元素、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服务地方+专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让艺术教育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与有力支撑。
美术学院副院长郑志强为媒体记者团介绍作品
闽江学院思政课的“鲜活”,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美术学院。学校充分发挥不同学院学生的专业所长,设置课程,开展活动,让思政元素在不同学科门类中绽放光芒。
“来自一线的生动素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和学生的获得感,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树立格局、涵育情怀、激励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东告诉记者,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校不断探索思政课服务“应用型”人才的路径,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以专业元素赋能思政课堂,闽江学院一直在努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东为媒体记者团展示“行走的思政课”片段教学
马院思政专任教师走出马院、走进学院,参与专业教研活动,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思政教育素材及时纳入专业课堂主渠道,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建设“课程思政”,开启了立德树人的新篇章。
陈东说,这种“马院+学院”的方式已经全面铺开,专任教师与专业教师共谋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只有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双轮驱动,才能发挥出协同育人效应。”
思政教育不应止于课堂,还要走出校园,参与实践。2024年,学校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重点组建389支实践队,引导4450名师生开展活动,服务超过11万人次。在一堂堂生动的教育强国课中,广大青年学子深切体悟到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通过扎实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天,主流媒体记者团还参观了福建省功能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海峡两岸服饰文化交流体验中心、科创大楼工程训练中心和海洋研究院。
闽江学院
南方网 粤学习记者 柯丹洁
通讯员 罗菊熙 姚兴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