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48:00
作为贵州省第一个标准货运码头,遵义港沙湾码头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贵州践行这一战略部署的生动范例,其80公里半径覆盖贵阳、遵义、黔南等贵州省工业集群发展区域,经过数年精心发展,正逐步成长为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
在沙湾码头,一艘艘轮船有序停靠,工人们借助各类大型工具,高效装卸货物;一辆辆货车进进出出,满载着各类物资。沙湾码头负责人王湖广介绍:“运进来的货物有氯化铵、氧化镁、赤磷、河沙等,运出去的有磷矿石、氯化铵等,单日最大吞吐量超五千吨。”
沙湾码头位于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处于乌江水运的黄金分割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码头建设有500吨兼顾1000吨级泊位6个,设计年吞吐量达500万吨;目前码头配备了2台门座式起重机、3台皮带输送机,以及各种完善的装卸设施设备,能够同时满足码头多泊位作业。
2021年,沙湾码头迎来第一艘500吨级船舶试航;2023年7月,“余庆—重庆”集装箱航线开通;2023年11月,2200方非洲进口“红木”历经“江海联运”“干支联运”成功运抵贵州……作为贵州“北入长江”的关键起始点与回程货物中转站,自2021年乌江全线复航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区位优势,沙湾码头不断释放水运潜能,为贵州打开对外开放新通道。
贵州省乌江轮船公司调度中心主任胡万平表示:“从复航到现在,起初只有两艘船在库区航行,2022年开始,船舶数量增加到65艘。运输量也持续上升,最初只有七八千吨,如今随着货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每个月运输量可达五至六万吨。”
今年3月6日,“中远海运——贵州港航”携手共建乌江集装箱物流新航线首航仪式在沙湾码头举行,进一步拓展了贵州特色产品的进出口渠道。这一合作不仅让 “黔货出山出海” 更加高效畅顺,也让“海货入黔”更加方便快捷。胡万平称:“和中远合作后,我们不用再去涪陵等货物积攒到一定量后才运输,现在采用物流形式,随到随运,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运输量也得以提高。”
目前,码头已搭建起“干支联运”“江海直达 ”“公铁水”等多式联运格局。货物种类也从单一的磷矿向多元化发展,涵盖了开阳县、瓮安县的磷矿石、重金石粉、水泥熟料、沉淀硫酸钡等;余庆县的高钙石、福泉县的玄武石等,这些货物主要用于下游涪陵等地的化工原料生产和公路建设。上水货物则有铸铁管材、锰渣、尿素、硫磺等,用于贵州省境内城市建设材料及化工深加工。今年第一季度码头吞吐量超12万吨,预计年吞吐量超40万吨。
随着水运的蓬勃兴起,乌江黄金水道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沙湾码头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它不仅有效推动贵州融入成渝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协同发展,还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引擎”,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璀璨明珠。
沙湾码头负责人王湖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沙湾码头实际,全面优化码头布局,推进港口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水运优势,构建高效物流枢纽,助力经济建设。”
来源:今日余庆
编辑:艾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