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体育如何激活一座城市?来自德州市平原县的样本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16:13:00    

2025年的这个夏天,与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鲁西北小城平原县高涨的运动热情。

“德BA”赛区平原县体育馆赛事组织井然有序,各项配套促消费活动高效开展。几乎同时举办的平原县第三届体育嘉年华暨第十四届篮球联赛、第十二届足球联赛、第三届气排球联赛,共有101支队伍参加比赛,9支县外队伍参加,规模为历年之最。

德州市提出“在建设特色体育名城上走在前”,平原县不等不靠先行一步,深入推进特色体育名县建设,擦亮“运动起来 活力平原”特色品牌。“‘健身就在家门口,人人都是运动员’,我们把特色体育名县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拉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推进城建、赛事、人才、产业、全民运动协同发力,打造形成区域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体育动力。”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介绍。

“小城大赛”成常态

“平原是个小城,体育名县如何破题,开始我也是有些疑问的。”驻平原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山东广播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郑晋说。

把郑晋问号拉直的,是落地平原的一场活动——2024德州户外运动嘉年华活动,“平原县筹备体育活动是将‘体育+’融合到经济、民生,融入中心工作。”郑晋介绍,“赛事跑道的踩点,县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建设体育名县平原真抓实干,我们体育人也深度参与其中。”

这次户外运动嘉年华活动,包含16公里骑行、16公里健身跑、10公里徒步、5公里徒步等4项体育活动赛事,同步举办露营地联谊、民族服饰展示、啤酒节、“原质原味”农产品展示、农村大集、非遗展示、千人宴8项特色活动。“这项赛事尤其是公路自行车,对赛道要求极高,我们采用徒步巡查的办法,一米不落的进行销号式整改,去除安全隐患40余处。”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齐强介绍。这场赛事吸引2500名运动员、20余万名群众参与,12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500多万人次关注、点赞和转发。

2023年以来,平原县先后举办国际徒步大会、中国板式网球巡回赛、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SCBA)、中国(平原)公开水域邀请赛、中国三人篮球联赛、山东省艺术体操公开赛、亚洲少儿霹雳舞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山东省自行车联赛、“好运山东 律动黄河”航空运动联赛等多项“国字号”赛事。

今年上半年,平原县以承办全省体育消费季活动为契机,精心策划了以SCBA、中国板式网球巡回赛、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为代表的16大项、160场次赛事,同步开展文体集市、运动美食、特色农产品展销等8项体育消费活动。

从无到优把赛事做专

2024年,SCBA联赛决赛在平原县举办,也是该项赛事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真的没想到,整个赛事从运营、场馆、保障方面来讲,至少和WCBA是一个层级的。”中国篮协副主席徐济成评价。

专业源自改革思维和顶层设计。赛事运营中,平原县探索建立“政府+国企+专业第三方”的组织运营模式,构建形成县委县政府主导,县教体局牵头,县财金集团成立兴原文旅公司为办赛主体,宸奇体育、中场线、大脚体育等第三方公司全面参与的专业化运作模式。同时,新设平原县体育发展服务中心,打造全市最专业的县级体育工作机构。

每次举办重大赛事,建立协调指挥体系,责任部门通力协作,由国有平台公司平原县兴原文旅公司承办赛事,让赛事组织、运营更加专业、规范。赛事运营既有顶层设计,也投“真金白银”。平原县建成县体育馆、社会足球场、板式网球等场地,建成投用中国首家板式网球主题馆。整合牵缘廊道沿线23处文旅资源,修建机动车道14.6公里、非机动车道30.5公里,打造全市最长的“体育+文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廊道。

赛事运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平原是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希望SCBA赛事能稳定在平原县举办,形成一个地方品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办赛质量,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徐济成寄语平原。

全民共享体育红利

从2023年5月首次引入板网CPT-100比赛,到CPT-500、CPT-1000赛事连续两年落户平原,平原板式网球实现从无到有再到普及。为此平原县配套建设3块高标准的室内板网场地,34块室外板网场地,建成国内第一个高水平室内板网馆。

建设特色体育名县,要让群众享红利多参与。平原县将体育设施建设深度融入城乡规划,有效利用城市公园、口袋公园、闲置空间等资源,县城建成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馆“三大件”;每个乡镇标配灯光球场、多功能健身广场、室内健身室“新三样”;累计增设琵琶湾公园体育功能区、桃园宾馆板式网球场等健身场所167处,新建、改造口袋公园9个,新建健身广场5个,80个农村社区实现体育健身场地全覆盖。同时开展公益普惠性体育培训,免费课程惠及群众20万人次。

除承办国家、省市各项重点赛事外,县里常态化举办“村超”、“村BA”、长跑擂台赛、健身跑、投篮大赛、社区约球等群体赛事90多项,举办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7项县级青少年体育联赛,现已有全国特色足球学校12所,全国体育传统学校4所,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56所。

平原县落地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以体育综合体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依托,打造全国唯一的省级体育实验中学,推进县体校和第二中学联合办学。“体育是全民‘必修课’。共同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平原县教体局局长徐桂元说。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

小小票根成为撬动消费杠杆。“凭‘德BA’票根到店消费享八折!”在平原县德百商场的一家餐馆门口,这样的海报格外醒目。此次“德BA”期间,平原县已发动34家企业、店铺加入“票根经济”阵营,涵盖餐饮、住宿、电影、购物等多个领域。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平原将赛事与城市IP深度绑定,通过打造“平原八景”文旅路线、推出“十大美食”,拥抱赛事经济。“据测算,一场国字号赛事落地平原,可以为住宿、餐饮、外卖等消费业态带来200%的增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茜茜介绍,“去年‘平原令’山东省街舞大赛活动,吸引省内114支团队2000余名选手参赛,为县城酒店业带来直接收益700万元。”“兴原文旅成立两年,主责主业是体育运营,县里给政策不是给钱。”县财金集团董事长闫善豹介绍,“我们两年间接收了两个宾馆,体育赛事运营增加了食宿和赞助两块收入,今年营收能超5000万元。”

“我们把每场比赛都当作平原的‘超级广告’。以赛事为载体,平原打造形成了体育经济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服务、新制造,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齐强介绍。平原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三铭体育、凯驰机械、江山科技、盛源服装等优质本土体育企业发展,江山科技生产的体育材料——双向编织K布、碳纤维预浸布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与宸奇体育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全国板式网球装备生产制造基地;与青岛体育中心合作,借助数字化场景展示项目建设射箭基地;依托德原通用机场,与大河集团开展低空经济合作,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

(大众新闻通讯员 张大伟 王丁 记者 张海峰 徐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