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5:58:00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丰田田
盛夏的滕州,荷香四溢。从“龙山快乐成长营”的琅琅书声,到博物馆研学的求知欲;从“爱心妈妈”的暖心陪伴,到非遗课堂的泥塑创作。滕州市多维发力,爱心绘就暑期成长暖阳图。
创新模式,多元主体共绘“关爱同心圆”。今年,市文明办联合教育局、团委、妇联等多个部门,整合资源,打造了“1+N”暑期关爱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在荆河街道,“五老”志愿者发挥余热,开设红色故事课堂;在龙泉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实验;爱心企业则捐赠图书、文具,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兴趣班名额……不同社会主体的加入,让暑期关爱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幅政府、社会、家庭共同绘就的“关爱同心圆”。
文化浸润,从“知识灌输”到“价值引领”。暑期不仅是学业的“加油站”,更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滕州市跳出传统“填鸭式”教育的窠臼,将文化浸润作为暑期活动的主线。在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培训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历史知识,更在讲述家乡故事中增强文化自信;在“非遗工坊”里,柳琴戏、泥塑、剪纸等传统技艺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触可感的活态传承;在“红色研学”活动中,孩子们走进革命纪念馆,聆听先辈事迹,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扎根。
长效机制,从“暑期行动”到“全年守护”。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将部分优质暑期课程转化为常年开放的“周末课堂”,通过“兴趣培养+课业辅导”模式,满足儿童多样化成长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困境儿童档案”,由社工和志愿者定期走访,动态跟踪儿童成长情况,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精准帮扶,确保关爱不断档。通过家长培训、社区活动、学校延伸服务等形式,形成“三位一体”的全周期关爱网络,真正让儿童关爱从“一阵风”变为“四季春”。
荷香依旧,爱意绵长。在这幅“暑期成长暖阳图”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活动的丰富,更是一座城市对教育本质的思考——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关爱中向阳生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闪闪发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