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43:00
在青岛,茶香是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的。这里不仅是南北茶贸的枢纽,更是一片茶人匠心与城市发展交织的热土。“80后”茶人翁永强就是其中一个代表,20多年来,他从退役军人到茶叶商会会长,以茶为媒,凝聚商道力量,将青岛茶产业推向全国。
上世纪80年代,翁永强的家人从老家福建福州来到李沧经营茶叶店,选址在李沧区的滨河路上,也就是现在李村商圈的范围。“那时候青岛还没有专门的茶叶市场。”翁永强介绍,1998年,他的家人在青岛创办了第一个茶叶批发市场,彼时位于沧口公园北侧的永平路76号,在北方的茶叶市场成立历史中可以排进前三。
“一条街上汇聚了60多家商户,后来发展到200多户,2015年搬迁到了君峰路上的天都锦茶文化城。”翁永强说,市场搬迁时,有超70%的经营业户也跟着一起过来,如今,这些经营业户已经是“茶二代”“茶三代”在接续经营。“可以说,一座天都锦茶文化城,半部青岛茶文化史。”翁永强说。
翁永强出生于1981年,从小就在茶园、茶厂长大,对茶有种天生的热爱,茶香也是他最熟悉的味道。2004年,从部队退役之后,翁永强来到青岛,接手了家里的茶叶生意,“喜欢茶,愿意研究茶,我想尽办法去买关于茶的书籍,每一本都仔细研读,别人都叫我‘茶博士’。”翁永强说,国内主要茶产区他都去过了多次,自己喝过的茶也有1000多种了,2014年,他为了品尝一款上世纪30年代的蓝标宋聘普洱茶,专门乘飞机飞到杭州。而像这样看起来比较疯狂的事,他有过多次体验。
对于青岛的茶文化史,翁永强也信手拈来。他介绍,青岛的茶文化史至少可追溯到清末,在李村大集刚出现时,就有安徽茶商在大集上卖茶。“我们家人与青岛的缘分,也是因为茶。我小时候家里茶厂生产的茶叶,都运到青岛这里,所以才在青岛扎下了根。”翁永强介绍,青岛之所以能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得益于这里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消费基础好,而且老百姓有喝茶的传统和习惯。
翁永强介绍,这些年来,青岛市民喝茶的习惯变化很大,以前青岛喝茶的品类不多,主要是茉莉花茶,喝茶的习惯多是用大茶缸和热水泡酽茶。“现在品工夫茶成为主流习惯,老百姓家里喝的茶叶品种也十分丰富,这也反映出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条件不断变好。”作为李沧区茶业商会会长,近年来,翁永强通过茶文化节、斗茶大赛等活动,将李沧茶韵、青岛茶业不断推向全国。
在翁永强看来,茶是很雅的东西,跟茶相关的雅事会很多,茶也是很有包容性的,这些年来,茶叶的潮流一直在变,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让茶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比如,茶城早已不单是卖茶叶、茶具的地方,也能喝咖啡、吃简餐,多元化经营让‘茶+’业态不断变得丰富。”翁永强说,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青岛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展现年轻化、时代化的特征。
其实,茶不仅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产业的纽带。记者了解到,李沧目前有六大茶叶专业市场,汇聚国内所有茶产区的各种名茶。数据显示,李沧区有各类茶叶经销商5000多家,年销售各类茶叶5000余吨,销售额十多亿元,茶叶的销售量约占全市的67%。
从最初的60多家业户,到如今长江以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20多年时间,一片茶叶,不仅活跃了青岛市商业流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更是见证了茶文化产业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共生。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