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7900余个博士岗位发布 活动报名通道已开启:2025“博士沈阳行”暨沈阳市人才活动月正式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9:06:00    

浑河风清,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沈阳,迎接各方英才的到来。4月29日,沈阳市召开2025“博士沈阳行”暨沈阳市人才活动月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博士沈阳行”的活动情况和岗位需求,并为高层次人才代表授予“兴沈英才卡”首卡,向广大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活动亮点频出

诚邀人才共赴振兴之约

自2023年首届“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展以来,来自海内外8000余名博士先后走进辽沈大地,1200余名博士通过活动落地、扎根沈阳,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以“沈阳未来因你而来”为主题,将于5月21日至23日举办。本次活动将继续发挥区域人才一体化作用,由辽宁省的14个市、沈抚示范区以及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城市共同提供7900余个博士岗位,形成整体联动、合力引才之势。

近年来,沈阳市始终将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大力营造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沈阳市将每年的5月定为人才活动月,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为振兴发展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2025年人才活动月共组织主题活动、赛事活动、项目路演、政策宣讲、政银企对接会、培训指导、人才招聘7类69项活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邀约广大优秀人才走进沈阳、亲近沈阳,畅谈发展、共创未来。

2025“博士沈阳行”亮点纷呈,从多个维度展现出独特吸引力。在创新创业层面,将搭建起博士与双创载体的深度对接桥梁,通过开展项目路演和成果展示,积极挖掘高水平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转化。重点领域引才方面,将紧密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沈阳十大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借助辽宁国际青年学者沈阳行等活动,精准吸引专业契合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在精准对接环节,定向邀请意向人选,多地协同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有效降低引才成本、提升精准度。同时,精心设计6条涵盖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调研线路,让博士走进企业、高校和院所,直观感受沈阳的创新生态与发展前景。此外,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岗位匹配、行程规划、长效跟踪等贴心服务,实现“一次参与,持续链接”。

聚焦新质生产力

挖掘精选岗位资源

今年的“博士沈阳行”活动全面系统盘整富有新质生产力特质的东北地区科教策源空间和企业创新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岗位。东北“三省一区”已征集到503家单位的7963个博士岗位需求,比去年增加29%。其中沈阳197家单位,提供博士岗位需求2384个,占总需求岗位的30%。东北“三省一区”69所高校提供4378个岗位,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哈工程等知名高校聚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42个前沿领域,释放优质岗位2138个;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等19家科研单位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提供岗位需求409个,凸显基础研究向应用创新的动能转换。本次活动,央企、国企与产业集群齐发力,沈飞集团、鞍钢股份等80家央企提供584个岗位,芯源微电子、蒙草生态等26家上市公司抛出300余个职位,年薪40万元以上岗位478个,同比增长2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围绕落实这一要求,沈阳市持续迭代升级“兴沈英才”政策体系,更加注重对人才的投资,给人才提供向上成长的机遇和平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启动全国首个“校园人才港”,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旗舰店,集成市场化服务进校园。实施高精尖人才、海外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带土移植”团队等支持政策,助力各类优秀人才来沈留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产才融合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多维赋能促进价值转化,构建“创新策源地+产业应用场”双平台,推动45所高校、56家科研机构、79个国家级平台、1710个科技创新平台与2.5万家科技型企业形成产学研闭环。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向用人主体下放人才自主评价权、职称自主评审权、事业单位自主招聘权等权限,激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人才齐聚发声

见证沈阳发展机遇

东北大学校长助理刘延晖作为用人单位代表,诚挚邀请广大青年人才在沈阳成就人生梦想:“今天的沈阳,正以蓄势腾飞的大城气象拥抱未来,期待与各位青年博士携手,在沈阳这片热土上,以智慧浇筑理想,用奋斗定义青春,共同谱写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壮丽篇章。”

“从‘博士沈阳行’的初次邂逅,到‘扎根沈阳’的郑重承诺,我完成了从追梦者到筑梦人的华丽蜕变。”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结构部科室副主任李劭鹏作为2023年首届“博士沈阳行”活动的签约人才,在研究所定制化的培养计划下,先后参与多型飞机的结构设计工作,不仅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能直面装备发展需求,快速找到技术创新方向。“成绩的背后,是沈阳这座城市‘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生动写照。”感慨的同时,他希望有更多的博士同仁们能够一同在这座英雄城市感受实验室里智慧火花与烟火人间温暖诗意的完美交融。

当天,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被授予“兴沈英才卡”首卡。小小的一张卡片,凝聚了沈阳这座城市对人才满满的诚意——从住房安居、健康医疗到子女教育保障,从科研经费支持到创业孵化服务,每一项政策都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真正让人才安心扎根、无忧发展。余淼杰表示,东北有好山、好水、好人,特别是来到沈阳工作后,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尊重和用心服务,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沈阳、奔赴沈阳。“沈阳是棵梧桐树。”他希望更多青年人才能够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续写凤栖梧桐、英才荟萃的时代新篇。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梁馨月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