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小特产撑起大民生 快递织就雪域高原致富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9:54:00    

天刚蒙蒙亮,雪域高原的晨雾还未散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扎西岗村的藏民们已踏着露水钻进云海缭绕的深山。松针铺就的林间,肥嫩的松茸正冒头——这种对新鲜度极度挑剔的山珍,曾因藏地偏远的物流,只能被晒成干品低价售卖。而今,随着快递网络的延伸,它们正沿着冷链专线,72小时内就能端上全国食客的餐桌。

“我们家几代人都采松茸,最开始是自己吃,后来晒成松茸干来卖,10年前林芝有了快递,我们才能把新鲜的松茸卖出去。”次登卓玛回忆,2015年,她第一次试着寄新鲜松茸,两三斤的分量,得坐1个多小时班车赶到70公里外的林芝市区网点去寄。“那会儿心揪着,怕路上坏了,更怕客户等不及”。

变化发生在2022年,顺丰把网点开进了扎西岗村。“再也不用跑远路了,快递小哥直接到家里来取,寄松茸越来越方便了。”次登卓玛告诉记者,最多72小时,全国客户就能收到了,很快。

次登卓玛点开微信,1000多个好友里,大半是回头客——有来村里住过的游客,更有专爱用松茸煲汤的广东食客。“现在是旺季,最多的时候一天卖了200多斤松茸。”

据次登卓玛透露,之前卖松茸干的收入只有约1万元,今年7月至8月,一家人光卖松茸的收入预计就有5万元,比早年卖干货时翻了好几番。

快递网点从乡村向城市延伸的同时,在拉萨的烟火气里,另一段故事正在上演。傍晚6时,拉萨的阳光依旧炽烈,快递小哥余成凯正在忙着发货。在距离大昭寺不到200米处,余成凯经营着一家快递门店,店内的货架上放满了纸箱、气泡膜等各类快递包装物料。

“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们这里发一些土特产,比如牦牛肉干、藏红花之类的,老余的门店就在隔壁,发快递很方便。”师玲在拉萨的大昭寺附近经营着一家土特产店,同时也是余成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

余成凯是陕西咸阳人。2014年经朋友介绍,余成凯来到西藏“淘金”,成为一名快递小哥;2019年11月,余成凯在大昭寺附近租下门店,成为兔喜驿站的负责人。“目前,我们门店以发件为主,每天发件100票左右,主要是西藏特产,如牛羊肉、民族服饰、西藏特色药材等。

大昭寺门店所属的一级网点是中通快递拉萨八廓街分部,今年4月,中通快递开通成都至拉萨干线运输班线,每天两辆满载快递的17.5米高运力牵引车从成都出发,往返于成都与拉萨。这也是行业内首条川藏干线直跑线路,进一步提升了西藏地区居民网购的快递时效。

凭借着优质的时效和服务,余成凯的兔喜门店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以前我刚来西藏的时候,只有老家的一间老瓦房,现在,我不仅在老家盖了110平米6层的自建房,自己也在咸阳买了90平米的商品房,还有西安的一家80平米左右的商铺。这些钱都是在西藏做快递挣到的,我真心觉得快递行业是个好行业。”余成凯表示。

当藏地特产借着快递往外走,农牧民们收快递的需求也在涨。林芝市朗县嘎贡村的扎西记得,前几年取快递得瞅着代收点的营业时间,遇上农忙或雨天,排长队是常事。这两年,圆通的智能快递柜进了村,4组柜子能装105件货,24小时扫码就能取,寄件也能自助操作。“以前取快递得等代收点开门,现在随时来扫码就行,取快递跟开自家柜门一样方便。”

这背后,是西藏快递网络对“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林芝圆通负责人说,过去乡镇末端派送常遇难题:外来员工听不懂藏语,沟通不畅;第三方代收点偶尔乱收费,投诉不少。智能柜的铺开,既解决了语言隔阂,又杜绝了违规收费,目前林芝市区、波密、墨脱等城乡已装了60组,成了农牧民的“24小时快递站”。

从松茸出山到藏药远行,快递像一条条隐形的纽带,把雪域高原与全国市场紧紧连在一起。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西藏自治区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20293.61万件,同比增长5.8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3046.5万件,同比增长23.27%。2025 年上半年势头更猛,西藏自治区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213.06万件,同比增长1.87%。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32.02万件,同比增长26.15%。

墨脱石锅、苹果、核桃,拉萨藏药、牦牛肉、青稞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通过快递网络快速抵达全国餐桌,藏着快递网络延伸的足迹,更写满了高原百姓的增收故事。

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